| 
 | 
 
| 
 
 教授/博士生导师 
1956-1961 复旦大学数学系  
1982-1985.5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生物统计系 博士  
1961-1985 北京医科大学数学教研室 任助教,讲师 
1985-1990 北京医科大学生物数学教研室教授、主任 
1991-至今 中山大学医学统计与流行病学系教授、主任导师 
1991-至今 香港中文大学兼职教授  
[研究方向] 
1.慢性病流行病学统计方法 
2.适用于生物医学的统计学理论、方法与技术 
3.医疗保险精算 
4.管理学定量研究  
[主要承担与参加的课题] 
●目前正在承担的科研项目(2项) 
1.世界卫生组织老年人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的研制,2001-2005,欧盟和国家科技部课题,主持 
2.中国人正常人群骨量变化及适合中国人群骨质疏松诊断标准研究,2002-,卫生部课题,全国协作组副组长 
●已结题的省部级科研项目(14项) 
1.《生命现象的随机模型》,1986-8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持 
2.《适应于肿瘤预防研究的生物统计学理论与技术》,1986-90,国家"七五"攻关,主持 
3. 《鼻咽癌高危人群筛查方案的优化与癌前病变阻断研究》,1991-95,国家"八五"攻关,第二 
4.《细胞膜离子通道的动力学研究与神经生长因子等药物影响》,1992-9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持 
5.《多状态生存分析的Bootstrap研究》,1992-94,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主持 
6.《细胞膜单离子通道的门控动力系统研究》,1996-98,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主持 
7. 《生存质量资料的统计分析方法及其应用》,1996-98,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主持 
8. 《高发现场鼻咽癌防治研究》,1996-2000,国家"九五"攻关,负责子课题 
9. 《生存质量标准研究》, 1998-2001,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协作课题,主持 
10. 《空气污染对健康损害的模型研究》,1999-2001,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主持 
11.《流行病学与统计学结合进行因果探讨的理论方法与研究》,2000-20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负责子课题 
12.《中小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模式研究》,2001,卫生部课题,负责子课题 
13.《Ca++转运、Ca++通道与相关信息转运的关联及新药作用的研究》,2001-2004,广东省科委团队项目,负责子课题 
14. 复杂性状基因定位数据连锁分析方法的研究,2002-20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主 
[近五年发表的论文] 
1. 多维协变量具有测量误差的结构回归模型. 生物数学学报, 2005; 20 (1):77-82 
2. SPSS中随机抽样的精确实现. 中国卫生统计, 2005,22 (4):255-56 
3. 医学论文统计学报告指南的综述与思考.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5, 16 (4): 448-51 
4. 基于预报效果的ARIMA模型筛选 中国卫生统计, 2004,21(1):6-9 
5. 完全随机设计两组t检验与秩和检验的功效比较. 中国卫生统计, 2004,21(1):10-13 
6. 老年人生存质量量表条目的初步筛选.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4, 18 (7): 455-57 
7. 单离子通道潜在信号的马氏距离判别(英文).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43(3) 
8. 量表条目筛选的统计学方法研究. 中国卫生统计,2004,21(4): 209-11 
9. 单离子通道潜在信号的阈值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04,17(4) 
10. 广东省居民6种疾病负担研究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4,32(2) 
11. 多维平均处理效应极大似然估计的模拟研究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4,21(4) 
12. 糖尿病保险费精算模型研究 广州医学院学报,2004,32(3) 
13.一般家系二分类性状的贝叶斯连锁分析方法. 生物数学学报, 2003; 18(1):15-20 
14.多元性状同胞对连锁分析方法及其在原发性高血压基因定位数据中的应. 生物数学学报, 2003; 18(2):176-81 
15.三级医院病人就诊流向探讨. 中国医院管理, 2003, 23 (3): 11-12 
16. 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等价性评价研究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3,12(3) 
17. 骨密度测量的统计质量控制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3,9(3) 
18. 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国医院统计,2003,10(4) 
19. 时间序列谱分析中的日历因素及修正方法.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3, 19 (11): 690-92 
20.广东省卫生资源分布公平性评价. 中国卫生资源, 2002,5(2): 84-5 
21.卫生服务利用量和需求量关系的探讨. 中国卫生资源,2002,5(4): 186-87 
22.世界卫生资源配置模式探讨. 卫生软科学,2002, 16 (2):34-5  
23.用于电脑专家诊断系统的脾胃病辨证量表的评价.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2002;23(5):S01-04 
24.Meta 分析中随机效应模型的Gibbs抽样及其应用. 中国卫生统计,2002;19(4):204-07 
25.病人就诊流向及医疗费用的变化. 中国医院统计,2002, 9 (4): 219-21 
26.我国恶性肿瘤筛查的问题与对策 中国肿瘤2002.1 
27.肿瘤发病和死亡资料的时间趋势分析. 中国肿瘤,2001;10(1):24-26 
28.因果推断中的混杂控制,生物数学学报, 2001; 16(3): 362-366 
29.空气污染与健康时间序列资料的传递函数模型的识别和建立.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01;14(4):292-293 
30.时间序列数据差别的判别方法. 中国卫生统计, 2001;18(5):281-282 
[参编教材与论著] 
[教材] 
1. Medical Statistics and Computer Experiments. Singapore: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Pte.Ltd.2005. 
2. 卫生统计学(第五版),卫生部规划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2006年获医药卫生教材一等奖) 
3. 卫生统计学学习指导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4. 医学统计学与电脑实验,教育部推荐研究生教材,第一、二版、三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2001、2006  
5. 实用统计分析方法,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 (主译) 
6. 医药数理统计学方法,卫生部统编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  
8. 高等数学,卫生部统编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  
9. 微积分初步与生物医学应用,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0 
[专著] 
1. Advanced Medical Statistics. Singapore: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 Pte.Ltd. 2003.  
2. 现代医学统计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中文版) 
3. 生存质量测定方法及应用,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 
4. 随机过程与生物医学模型 1987,上海翻译出版公司 (主译)  
5. 寿命表及其应用 1984, 上海翻译出版公司(主译) 
6. 电子计算机及其医学应用,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 
[获奖情况] 
1. 2005 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流行病学与统计学结合进行因果探讨的理论方法与研究》第三,指导 
2. 2004国家统计局统计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现代医学统计学》第一,主持 
3. 2000 国家统计局统计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生存质量的测定方法与应用》第一,主持 
4. 1998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鼻咽癌高危人群、癌前病变的确立》,第五,统计分析 
5. 1997 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医学统计课程综合改革方案及其实施与推广》,第一,主持 
6. 1996 解放军总后科技进步三等奖,《运用多元分析方法对柴胡类方证的研究》,第三,指导 
7. 198. 1992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适应于肿瘤预防研究的生物统计学理论与技术》,第一,主持 
9. 1988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离散型多母体序贯判别法及其软件和应用》,第一,主持 
10.1986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多状态生存分析》,第一,主持 
11.1985 北京市科技进步学术奖,《多状态生存分析》,第一,主持 
95 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原发性肝癌生存、病因、预后及其方法学的系列研究》,第二,指导 
[社会兼职] 
1.1993- 第七、八届广东省政协常委 
2.1998- 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3.2005- 广东省政府参事 
4.1986- International Biometric Society理事,中国组组长 
5. 2003- International Chinese Statistical Association 常务理事 
6.1988- 中国卫生统计学会副会长,医学统计教育委员会主任 
7.2004- 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副会长,医学统计教育委员会主任 
8.1992- 广东省医药信息学会会长 
9.1992- 广东省卫生统计学会副会长、会长 
10.1998- 广东省统计学会副会长 
11.1996- 广东省现场统计学会副会长、名誉会长 |   
 
 
 
 |